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构建与孩子的成长型关系(下)

戳上面的蓝字“和中家馆”关注我们哦!



从家庭的角度构建成长型关系



第三部分就是从家庭的角度来分析,如何与孩子构建成长型关系。

这次,我带大家进入到一个真实的家庭,去看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或许在这个当中我们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开始,爸爸说他只有吃饭的时候和孩子在一起。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的写照: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我们看一下这位爸爸,他是在跟孩子进行沟通是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沟通。我们看一下他沟通的内容是什么?学习。


很多家长跟孩子谈话时候只会去谈学习,认为学习是最大的。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的沟通内容了。要不然就问作业做了吗?考试考的怎么样?


大家不要笑话,其实新教育家长换汤不换药,也是这样。比如在跟孩子在通话过程当中,家长很焦虑的问孩子这周有没有进步,你的目标有没有完成,是不是跟这个比较类似?


要知道孩子与我们的首要关系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个肯定是第一位的。但是显然在这位父亲的眼里,他的儿子首要身份并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一个学生。在他眼里只关心他的一个身份:学生。


就算是学生,比如新教育老师在与孩子沟通过程当中,都会主动关心孩子的感受,他们的个人爱好,他与同学的关系,他的梦想…..,这些都与孩子的状态息息相关,这都是新教育的老师与学生谈论的话题。


大家可以想想,老师与学生都会谈论很多这样的话题,反而这位爸爸却只能把自己的儿子当成学生,与孩子的沟通内容非常贫瘠,这样的家长注定无法引领孩子成长。


我们再来看刚才爸爸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有没有尊重孩子?没有!他完全不尊重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由分说去说学习,谁赋予他这样的权利?显然他认为是父亲这个身份所赋予他权利的。


我是你的父亲,所以我可以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我要谈的时候你必须要和我谈。如果你不谈,那就是冒犯我,就是你的不对。这就是这个爸爸内心的心理模式。




这个时候孩子心里憋屈的不得了,忍不住哭了。这个爸爸在那里喊说:又掉眼泪又哭!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不能够接受孩子的情绪的。


情绪是没有对和错的,它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是身体不由自主的一种反应,除非你能够去调整情绪背后的观念。


爸爸不能够接受孩子的情绪,不允许孩子表达内心中的真实感受。为什么?因为孩子在哭。这个状态其实就是代表父亲做错了。父亲他不允许失控,不允许自己被判错,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控制欲,反而一错再错。


情绪不被接受的孩子通常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孩子渐渐地不再表达,去压抑甚至扭曲自己。


电影《狗13》里面,13岁的女孩李玩到最后,她终于如家长所愿,不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了。有句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当李玩终于达到她爸爸的目的的时候,她曾经纯真美好的心也死了,不再是最初的她自己了。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会养出来易冲动,缺乏理性的叛逆孩子。这种孩子是典型的感觉型的孩子,容易爆发,爆发起来会与人产生剧烈的冲突和对立。


当然还有两种的混合型,既压抑又随时可能会爆发。在社会新闻当中,出现的悲剧,比如说杀人的自杀的或者是弑母等等,这些悲剧,往往都与父母压抑孩子的真实感受,不能接受孩子的情绪,不允许孩子表达,有直接关系。


这个妈妈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非常难过痛苦,又压抑,她没有去跟自己的丈夫去辩解。其实不仅是这个孩子,连这个妈妈也是非常的痛苦和压抑的。


这个妈妈刚刚说了一句话,立刻被爸爸打断,可以看得出来,爸爸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他不会停下来看看别人究竟在想什么、自己有什么问题。他心里一直认为我是对的,无时无刻要证明我是对的。


孩子生病,父亲说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反映出父亲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焦虑、担心恐惧,害怕孩子失控。


孩子一不说话,爸爸的脾气就上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爸爸其实是希望与孩子沟通的,但是他为啥脾气又上来?因为他认为孩子是故意在和他闹别扭,也就是说他认为问题一定在孩子身上!


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实际原因是什么?从妈妈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刚刚说一句话,立刻被爸爸呛回去,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多跟爸爸说话呢?


孩子难道是现在才有这种状态?不是,可以推断出最初孩子是信任爸爸,爱爸爸的,但后来事情变得不一样,他一说话会被爸爸呛回去,还有爸爸的专制霸道……,久而久之孩子失去对父亲的信任,知道说话没有用,交流无效,他当然不再愿意和爸爸说话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父亲非常渴望与孩子交流,但由于他错误的方式,只会发现身边的人都离他越来越远。


刚刚爸爸说“这一点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大家有没有发现,短短的几分钟视频里,爸爸不能接受的事情特别多,而且别人特别容易触碰到他的底线,“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那个是我不能接受的”,其实是他的底线特别的多。因为固执的人底线多。


爸爸说孩子的行为不嫌丢人,可见他是一个面子观念特别重的人。为什么爸爸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那么苛刻,不是其他的方面呢?因为孩子学习关乎他的面子。


大家看一下孩子这个姿势,是不是典型的防御和备战状态?是两军对峙才会有的局面。不幸的家庭真的是不幸,在家里不是快乐开心,而是战争。



孩子的表现确实很叛逆。孩子为什么会叛逆?其实是争夺控制权和生存权。这个孩子才十岁,他不是青春期叛逆,是因为他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一个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是非常痛苦的,否则他不会如此叛逆。


处在青春期的叛逆孩子他根本不理你,他的自我特别强,青春期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不在乎父母究竟是怎么样看我了,而且多半不会寻求与父母的沟通。


青春期孩子的反应是离家出走,在外面打游戏不回来,或者夜不归宿等情况。极端的情况下就是自杀自毁或者是毁他人,比如17岁的上海跳江男孩。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叛逆的话,你可以通过这一点来判断出他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还是单纯的叛逆。


这个孩子其实是希望寻求与父亲的沟通的,从他躲在门后听父母的动静可以看得出来,从他痛苦的表情也可以看得出来。而青春期孩子可能就是不做声不理你,或者带着轻蔑的感觉,但是这个孩子是很痛苦的。


刚才有很多家长在旁边留言说这个爸爸才是问题的根源,大家认为这个父亲很可恶,的确他有很多问题。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父亲的感受?他自己又是如何认为的呢?现在我们站在父亲的角度看一下父亲是否真的很强势,真的很控制。


留意这位父亲的话,他说:我是被孩子给逼的、我是被威胁的、你这么小就开始威胁威胁家长了、自己是很辛苦的、我是好不容易才有时间吃饭的时候才在一起的、你看孩子都不理自己了、我都不能好好跟孩子谈话了、不能和孩子谈学习,好好说话,他不听,你看孩子都不理自己了、这个孩子太丢人了、这孩子太叛逆了……


父亲看起来这么的强势,他的语言却暴露了他真正的身份:受害者、失败者。可见,他其实是非常痛苦的。



他连父亲的身份都已经不保了,孩子已经明确说过,你不是我爸爸,他喊他“姓娄的”。


他非常看重自己“父亲”这个身份,他说我作为父亲不能不管孩子的学习。你如果说他不爱这个孩子,他绝对不会同意。但是他的行为都只是“以爱之名”。


可怕的不仅仅是真坏人,办错事的好人也非常可怕。这个孩子本质上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这样的教育不变,那么孩子的成长之心一定会毁于家庭教育。


如果我们不能构建真正帮助孩子心智情绪健康成长的关系,反而让整个家庭在这样一种恐怖的阴影笼罩下。我们要好好问自己:自己是否真的爱孩子?真的会养育孩子?虽然我们以为自己那么“爱”孩子。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原因很简单,家长的行为和教育模式源自恐惧而非爱。


他害怕自己父亲的身份受到威胁,害怕自己只是一个无能的人,害怕没面子,害怕孩子不如别人,害怕孩子放任自流……总之他有无数的担心和恐惧。而这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自己,自己的恐惧,而非爱他人。无论伪装得多么好,恐惧永远不是爱,它也不能产生爱之果。




如何构建成长型关系



真 爱


什么是真爱?爱如其所示,非如我所想。


爱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都接纳他的本来面目,爱他的本来面目,而非只爱我喜欢的、我想要的。


父母对子女说“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其实是执着于自己固有的观念、价值体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已。


如果我们真心实意为了一个人好,爱一个人,就应该放下控制,站在对方的角度,看见他的需要,理解他的需要,做有利于满足他需要的事。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唯有不强加自我的意志,放下自己的逻辑,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才能达成。


接纳一个人是尊重对方,是接受对方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来的形象,也不是自己希望或者期待的那个样子。


接纳的本质是放下,放下我们的评判、指责、执念等等。当我们放下时,真正的接纳就自然发生。唯有了真正的接纳,我们与孩子之间才会有有效的链接和影响力产生。


接纳是开始,并不是说接纳就不去行动、不去改变了,相反,接纳的心态会帮助我们更好达成目标。


我先生进门不换鞋的习惯有很多年,现在家里只有我打扫卫生,我希望他能改掉这个习惯,他也乐于去改,但总忘记。开始的时候我想了一个方法,每次把他的拖鞋放到1楼的门口,他到2楼找不到拖鞋,就会回到1楼换拖鞋,我相信这对他是一个提醒。


可是不久我就发现这个计划有漏洞,我自己会经常忘了把他的拖鞋拿到楼下,所以他的习惯仍然没改。


后来我又想了一个方法。有一天,我写了一个提醒的纸牌放在门口,将他的拖鞋和这个纸牌子摆在一个椅子上,正对着大门,他一进门就看到这个与往日不同的场景。自从这之后,先生就改变了之前的习惯,在一楼换好鞋进屋。


在帮先生改变习惯的过程中,可清晰看到爱、接纳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我是理解和接纳他的这个习惯的,从头至尾我没有抱怨指责。但我并没有因为接纳而放弃帮他改掉这个习惯的目标,而是从他的角度来想如何达成目的,于是就有了不断改进的灵感和做法。


在这个过程中,是有爱的,爱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和相互赋予。当一个家庭中有爱在流动时,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会彼此赋予能量,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和成长的状态。而案例中的家庭只有一片黑蒙蒙的恐惧。


我们可以这样来检验一件事情到底有没有做对:如果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喜悦,感受不到内在的安宁淡定,那么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这时最好的方式是先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从自己着手来思考、改变。





尊 重


我记得双胞胎出生的时候,我在医院进行剖腹产,很辛苦难受,在医院呆了一个星期之后,终于回到自己的家。我仍然非常清楚的记得,我步履维艰走到床边,缓缓坐下来,感受到床的舒适,看着外面的蓝天白云和阳光如此灿烂,闻到家里熟悉的香味清甜好闻,而两个襁褓中的可爱孩子就在我伸手可及的地方,一切都那么美好,我几乎如重生一般。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你必须尊重。


我当时以为有人在跟我说话,但实际上房间没有任何其他人。现在我明白了,其实那个声音来自于我的灵魂。


听到灵魂的声音,于我的机会不多,那是我第一次清晰听到灵魂跟我的说话。虽然早在14年前,它就告诉我对孩子要尊重,但到现在,这仍然是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课题。


可见,学习尊重这个课题很重要,且不容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尊重?


1 尊重,绝不代表什么都听孩子的。


有很多家长一谈到尊重孩子,就分不清界限,什么都“尊重”孩子的意见,吃什么之前问孩子,做什么之前问孩子,美其名曰“尊重孩子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将父母教养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拱手让由孩子决定。


而人天性中向下的力量会促使他想吃好的、贪图舒适,如果家长任由孩子决定,则是对孩子成长天性的极不尊重。


2 尊重的表现形式与孩子的年龄段有直接关联。


教育是一门艺术,在不同的年龄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孩子在12岁前,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要严格、宁严勿宽。对于12岁到18岁的青春期孩子就不能太严格了,容易造成逆反,父母这个时候对待孩子要温和,这个年龄的孩子,碰一个小指头都可能会出大事。孩子18岁以后,父母干脆就是装聋作哑,孩子做的行为就是觉得再离谱,再无法认同,都不能够去干预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也绝不能去要求孩子服从你的意愿。


3 尊重和权威的关系。


权威代表的是影响力。一个有权威的家长,意味着他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力。比如山长他跟小明慧的沟通是轻声细语,但是影响力却极其之高。而且山长与小明慧的关系很亲密,山长很尊重孩子,但同时,山长对小明慧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要求的时候要求,该打的时候也绝不手软,这些丝毫不影响山长在孩子心目当中的权威感以及对他的敬爱。


可见,尊重孩子的家长,并不会减少权威感,反而因为孩子更加信任和爱戴家长,从而在孩子心目中更有影响力和权威。


4 不懂尊重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低自尊或脆弱。


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长,培养出自尊尊人的孩子。相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极有可能低自尊或者自尊心脆弱。


低自尊的孩子,他无法对自己有要求,老师也很难对他调整,需要用心用爱慢慢一点一点灌溉这棵枯萎的幼苗,用时间等待。


而自尊心脆弱的孩子,要面子,无法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建议,容易起情绪,心灵是关闭的状态。




用心聆听,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不会聆听,因为他们的脑袋里没有空间,都塞得满满的。那塞的都是什么呢?是对孩子的评判,对事情的评价,对别人的看法,还有各种杂念,比如说会不会没面子?别人邻居怎么想呢?等等。


不会聆听的人,他们的心里没有别人,装的都是自己。就像视频里的爸爸一样,满满都是自己的东西,我是对的、我的各种想法……


山长为什么设计清心课?就是让我们把塞得满满的心清理出一片空间,这样智慧之光才能照进来,才能弄清楚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才能知道对方真正在想什么,很多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最近学堂有个孩子偷吃了别人一颗芝麻丸,老师跟妈妈沟通这件事,妈妈首先说自己孩子肯定是在学堂没有吃饱,太饿了,所以拿别人芝麻丸吃。


后面妈妈又问老师,学堂孩子都不应该带零食,为什么那个孩子有芝麻丸可以吃?


家长没有第一时间接受事实、认真倾听和寻求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反而浪费不少时间纠结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位家长平时总担心自己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发信息都是叮嘱老师注意孩子身体。当老师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多关心少关身时,这位家长立刻说:我对孩子的身心灵都很关注,我不是只关注孩子的身,我也很关注孩子的心。


我们只有把自己的观念先放下,认真聆听,才可能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否则,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将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和交流隔离开了,也隔断了提升改进的可能。



顺势而为,都成为赢家


刚才视频中的这个家庭真的很惨,全是输家,没有赢家,最强势的爸爸实际上是最大的输家。


要建造一种都是赢家的关系,这意味着情需要去共同决定和探讨,大家达成一致,一件事的决定是符合多方利益的。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在无形之中顺势完成。


学堂有一个原则:能由孩子决定的事情都尽量交给孩子决定。比如我们小班平均年龄七岁,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同样把很多事情交给孩子们,由他们共同探讨,然后共同决定。有时候孩子会给老师一个超乎意料的好解决方案。在这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背后,是严谨及高目标高要求的氛围。


在家庭当中,也同样需要构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和环境,以达到了顺势而为、都是赢家的效果。


当孩子有了一定思维能力和理性,有一定的自我要求,那么他就具备了参与的条件,让孩子多参与多思考,不但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更让孩子多了一份归属感,多了一份爱,少了敌意。




身体力行,成为示范


榜样的意义就在于价值观的身体力行。建立一个孩子底层的东西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怎样成为孩子的、传递到孩子那里去的?绝不是靠说教,不是靠讲道理,也不是靠几节电影课,而是做出来。所以榜样的力量就在于将价值观直接地实践出来,传递给孩子。


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她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让他成为一个热心人,而全惠星自己则是热心人的典范,她做公益事业几十年,而且全情付出,做得非常的好。她的6个孩子不仅学业优异,全部毕业于哈佛耶鲁,而且品格也非常优秀,是热心为社会做贡献的真正的精英。最重要,这个妈妈她自己就是这样的示范和榜样。


回顾一下,今天从两个角度来去看待如何构建成长性关系,一个是从学堂老师的角度,第二个是从家长的角度。而构建成长型关系的几个重要因素分别是真爱、尊重、聆听、顺势而为和身体力行。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 ◆ ◆  ◆ 

📖如何建立正向成就感

📖贵州游学之丹寨小学生调研报告

📖:如何构建与孩子的成长型关系(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和中家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