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云上贵州,行走苗寨(4)意外的收获:三叶虫化石

戳上面的蓝字“和中家馆”关注我们哦!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一早,孩子们在附近小学进行早锻炼。热身、正踢腿、侧手翻、倒立走,最后拉筋。转眼一个小时过去了,迎接着晨光,在村头的桥上进行晨读。


早餐后,孩子们先经过一个草甸,就进山了。这次是去到几乎原始状态的丛林中,昨晚刚刚下过暴雨,崎岖狭窄的山路很滑,大家小心翼翼地探寻着山路,时不时拨开遮蔽在身旁的灌木和矮树枝,呼吸着清新地空气,虽然陡峭的山路走得辛苦,不过大家的心情却越来越轻松,整个身心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之中,舒畅极了。


 

经过一番攀爬,上山、下山,大家又马不停歇爬上另外一座山,同样是陡峭的山路,有不少地方没有石阶或石头,只有滑溜溜的坡,同学们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偶尔有人滑倒,立刻迅速自己爬起,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尽管山路难走,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但没有人抱怨,大家这一站是要上山“寻宝”--挖亿万年前的化石!原来热心的民宿主人告诉我们在附近山上某处有很多化石,山里的孩子们经常去挖,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寻宝之旅。那么,今天究竟能否挖到化石呢?各位看官不急,且听继续分解。



终于,在热情的女主人带领下,大家爬到了挖宝地。女主人和孩子们简单介绍了如何敲、挖,如何寻找合适的石头,大家就开始分组叮叮当当地敲了起来。因为工具有限,暂时没有分配到工具的小组同学耐心等待,看着其他同学挖。 不久,就有了收获!--一枚异常清晰的三叶虫化石出炉啦!孩子们兴奋地传看、议论,有的说没想到三叶虫这么大,有的说没想到三叶虫这么小,究竟是大是小?有图为证。



(三枚三叶虫化石)

 

尽管毫无遮蔽地顶着烈日,孩子们的干劲却越来越足,陆陆续续有不少收获。带着满足、兴奋的心情,孩子们结束了挖宝之旅。


下山路上,孩子们还随着女主人去她家田地里摘菜,站在高山中部俯瞰下面的村庄,孩子们不禁感慨,光是上山下山就需要好一阵,路不好走,又耗体力,这些村民天天如此种植农作物,真不容易啊!

 


下午午休后,我们又出发了,今天我们要去体验丹寨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苗族蜡染。一路止语,这几天苗寨的山路走下来,孩子越来越会安静的走路了。



蜡染是苗族嘎闹支系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苗语称”木图嘎闹“,意为“鸟之部族”以鸟为图腾,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工艺图案中处处都有鸟图腾的印记。


蜡染中心的袁老师首先为我们的孩子介绍了蜡染的工艺和操作方法,孩子们一个个听的很认真。



接下来是第一步画蜡。画蜡是蜡染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丹寨蜡染图案由古朴的几何图形和半抽象的花鸟虫鱼等组成,苗族妇女手拿蜡刀随手作画,完全不用图稿,落画图案大多系是花草,又似鸟虫,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情趣,我们理解画蜡其实就是蜡画,用蜡刀蘸着蜡水在白色的布上作画。


孩子拿着蜡刀在方正的棉布上作画还是头一遭。各种造型也是栩栩如生。天晴的山水图,林睿徽的高楼林立,静一的小猪佩奇,黄晞纹的生日蛋糕,还有很多印象派……总之孩子们都非常珍惜这个动手的机会,极其专注完成自己的作品。



足足一个多小时,终于画好了,第二步就是浸湿画然后染色着色。染色着色这两个工序要重复三次很费事。这是用当地一种叫做“靛蓝”的植物,用生石灰浸泡出来的燃料,是纯植物天然染料。由于这个染料附着力很强,必须戴着特制的手套操作,孩子们只能观看工作人员的操作。



最后一步就是洗蜡。



白色的布面已经被染成蓝色了,然后接下来烧开水把画布放在热水里面洗掉蜡,然后画好的图样就显现出来了。好期待孩子们的作品呀,但是这个工序耗时太长,我们只好先回来了,明天才能看到作品问世。


晚间照例要总结今天的收获,自强班的孩子安静的写日记,乐知班的孩子则总结收获,围绕着自尊尊人的主题,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我今天只抱怨了一次”、“我感觉我自己变得勇敢了”、“我今天都没有发脾气”、“我今天手被石头弄流血了,但是我没哭”、“我知道怎么用工具挖东西了”,“我知道化石是怎样的了,我还挖到一个”、“我今天摔倒了四次,只有一次哭了一下”,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出很多的感悟。将近两个小时的分享还有要发言的同学,在这一点一滴的行为总结中我们成长了。


 




  了
  解
  更
  多



云上贵州,行走苗寨(3)泛舟清江,徒步探访苗家

云上贵州,行走苗寨(2)稻田拔秧挖田螺

云上贵州,行走苗寨(1)在游学中学习自尊尊人

和中家馆 “自立自强” 新教育夏令营及备考今日招生公告

爸爸带头“动”起来|家长以身作则的力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和中家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