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有真教育!愿父母之邦有佳弟子!
愿天下学子有明师指路!愿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何做一名新教育平台的家长(上)

“内在动力养成”冬令营和2019春季招生计划火热报名中,点击文末“原文链接


和中家馆 线上学习会(第二期)

小编11月份,和中家馆邀请今日阅读班班委、优秀家长周荣敏老师为家长们做了一次线上分享,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周荣敏老师关于《如何做一名新教育平台的家长》主题分享,第二部分为周荣敏老师和姚力方老师就家长们的提问进行的回答。




“家长的道路向来是最艰苦的道路,也许是最艰苦的。” 

——《与神对话》G先生


一、明确新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对于做家长这个事情,可能大家都感觉到了做家长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山长在他的一篇博文里,引用了《与神对话》中的一句话:“家长的道路向来是最艰苦的道路,也许是最艰苦的。” 那他为什么引用这样的一句话呢?那也就是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你怎么样才能承担起一个做家长的责任。我觉得对于咱们这些已经进入了学堂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幸福的,因为有你们这样愿意自我负责的家长。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出一道选择题,这道题也是之前山长在他的博文里让大家投票过的一道题目。即:你认为新教育学堂的定位应该是什么?或者换句话来说你认为你把孩子送到新教育学堂,想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把选项发到家长群里面,大家可以把你的答案或选择发到对话框里来。


1.给体制教育拾遗补缺 

2.学在民间 树立精英教育典范 

3.为问题孩子提供挽救教育

4.让孩子避免体制教育竞争的压力 

5.贴近生活,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的教育


大家的答案非常集中,基本是选择第2个答案,只有一位妈妈同时选择了第2和第5个答案。


这个调查是山长2015年8月的时候,对新教育学堂的定位做出的一个调查。当时有800多人投票参与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个调查里有67%的人选择了第2个答案,有31%的人选择了第5个答案。


我觉得大家的观点都比较一致:我们把孩子送到学堂里面来,是希望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精英。如果他成不了精英的话,也至少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也就是上面的第5个答案。


我们送孩子到学堂是想让他们成为精英,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


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那大家有没有做好了成为精英父母的准备呢?


我记得之前冬梅老师曾经在我们班做过一个分享,当时也是问我们说,你们希望今日把你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大师,但是你们有没有已经做好成为大师父母这样的一个准备呢?


当时我们很多人都说,自己离大师还很远!觉得自己的差距很大,所以我们才会有今天的这个机会,才有来探讨这个话题的必要性。


我们应该如何来做一个新教育平台的家长?当你的目标确定下来的时候,那我们肯定就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走的,我们和孩子是一起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今天开始的时候,就让大家来做选择题,问大家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恭喜大家,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我记得之前姚老师在我们班上做的一次分享中曾经说过,山长建立的新教育平台是喜马拉雅山系,今日学堂是喜马拉雅山系的顶峰,那么姚老师的学堂,她说她要把它建成整个喜马拉雅山系里高峰中的一个。我觉得咱们的家长们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送进学堂,比我那时候要有眼光的多。因为我孩子是在体制待了5年,从体制直接考到突破班里面来的。那么我接下来跟大家聊一下我孩子的新教育之路,也希望这个过程对大家有一点启发。


二、孩子在新教育学堂的成长之路


我的孩子从来都不是班上最优秀的孩子,大多数时候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她是一个比较有韧性、不太会放弃的孩子,我想姚老师让我来给大家进行分享,更多的是要给大家一个信心,只要相信新教育,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家庭和孩子终究会成长和进步。


1. 把自己想要的变为孩子想要的—回归中级班的逆袭之路


我女儿在体制小学里上满了五年级,是典型的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因为她从来不会让老师操心。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学得最好的是听话和顺从,但是,不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不善于提出问题。


进入突破班后,她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价值伙伴排名一直稳居“第五名”。我心里很着急。记得有一次和她发急,你怎么就不能前进一名呢?后来新教育圈子里流行一部电影《四等》(朱云龙老师在很多地方做过讲解),我发现女儿和四等的性格很相似。而我就像里面的那个妈妈,眼睛只盯着名次,只是为了让孩子去实现我想要的那个名次而焦虑,而没有看见孩子,没有懂得孩子的心,我想要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因为考突破班开始是我的主意,女儿那时候在体制学校虽然觉得写很多作业比较讨厌,但她也能应付,而且原来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她没有强烈地考突破班的愿望,后来在我说的先试一个学期的情况下才答应来的。


在初级班她学得其实挺高兴的,每个月在英语和运动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她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也就是说升入中级班当时并不是她心里强烈的目标,目标不明确,孩子自然地没有进入到中级班。为此我做了很长时间的反思。




那么我如何把我想要的变为孩子想要的?需要把选择权和主动权交还给她。她需要为自己的未来做决策。其实,上过初级班后,她已经不想再回到原来的体制学校了。这次,我没有为她做主,而是让她自己去选择想要去的学堂。我把收集来的资料和了解到的学堂信息和她一块儿来分析,由她得出结论。因为有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她最终选择了金华自立。


记得金华学堂的入读要求是有三项达标:横叉、竖叉贴地、侧手翻1000个以及倒立10分钟。暑假在家,横叉、竖叉贴地和侧手翻1000个都完成了,但是倒立10分钟差距很大。入读的第一个月,她一直担心突破不了被退学怎么办。


暑假的时候我曾经去参加了一个星期的辟谷活动,活动中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实验,就是用心念的力量以食指断铅笔。开始我心里不确定,试了一次失败了,手指生疼。但是后来看到老师和助教能够做到,那么确信我也一定可以做到,于是把自己的意念专注到手指上,果然我也削断了铅笔,手指却没有感觉。我把这个例子分享给女儿,她建立了信心,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快突破了10分钟倒立。


有了这次的经历,她的心态慢慢起了变化,自信心越来越强。变得愿意为班级付出,愿意锻炼自己,她和我分享她发现承担不一样的责任,变化会很不一样,承担的越多,收获就越多,在班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人。她的人生目标也从做一名烘焙师变为了要超越2.0的老师。


我们不能代替孩子给她建立人生目标,因为这个目标一定得是她自己想要的。但是我们可以帮她强化身份目标的认定。从最初因为自信心不够不敢参加竞选,到竞选活动策划小组组长,再到竞选副班长及最后竞选并当选班长,女儿在一点点地进步和突破,努力为班级做事的经营者心态也在一点点地建立。


女儿在金华自立的时候,我会经常和她分享中级班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他们的荣誉和责任意识及学习近乎痴迷的程度,让她去做到最好的自己。盛老师也鼓励孩子们不断去挑战自己。 2017年的夏令营期间,她回到今日,和这些优秀的伙伴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假期,通过积极地参与每一项活动,她争取去做最好的自己,在所在小组外围学堂的孩子中价值伙伴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终于回归了中级班。


2. 做道法自然的家长—耐心等待孩子的蜕变


女儿回到中级班后是不是就一帆风顺地往上升了呢?肯定不是这样的,孩子进入一个新班级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班级能量整体都比较高,班里面其他孩子的能力也都比她更强,在这种情况下她会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心态上面,她会觉得我不如别人好,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逃避、倒退的问题,带来畏缩、停滞不前等等的状态。



视频中熊妈妈带着熊宝宝去爬一个小山坡,熊妈妈很快爬上了坡,但小熊在爬坡的过程中,爬了一点就掉下去了,然后小熊在雪地上继续往上爬;第二次再爬的时候又掉下去了。这次在爬的过程中,它发现了妈妈的脚印,就顺着妈妈的脚印往上走(类似于我们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让他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但是情况不同,孩子不一定出来我们期待的结果),马上到山顶的时候熊妈妈伸手拉它,但这次掉落得更多,快掉到底了;这时候熊妈妈就一直在山顶上耐心地等着它,小熊之后换了一条新的路接着往上爬。在它攀爬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熊妈妈一直很有耐心地等着它,在最后一次攀爬中,成功爬上小山坡,然后开心跟着熊妈妈走了。


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就是爬坡的过程,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坡,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看不到进步、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做家长的要学熊妈妈的智慧,耐心等待。


我女儿进入中级班后的状态就类似于短片中小熊爬坡的状态。当时中级班大概有18个孩子,她的排名就在11、12名晃。我记得当时和姚老师请教过,也和班主任老师探讨过,要不要给她断后路,老师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我和孩子商量后,她说自己进不了至上小组,就不通话了。自己逼了自己一把,最终达成了目标。


但是学期末并没有被录入高级班。幸运的是班上的孩子们都可以入读数学班,学期结束可以有二次补录机会。进入数学班以后,她很喜欢数学,每天兴致很高地跟着可汗老师做题、刷题。SSAT考试之后,她被分进了冲刺班,进冲刺班之前她排名是第九名,但进入冲刺班之后她的排名差不多到了倒数第一,数学学习进度也比较慢,以至于老师给她启动了“特殊生计划(跳跃式学习,只学习SAT考试相关的内容)”,她当时很焦虑。


当时我的做法就是很相信她,就像熊妈妈那样相信它的孩子一定可以走上来那样,平时通话中给到她具体事情的一些帮助,理解她和认可她,让她在心态上树立不放弃的精神,因为今日向来不把学习成绩看作最重要,而是战胜自我的心态更重要。


她数学进度有些慢,但当时我的心态比较好,相信她是可以的,没有焦虑,给到她足够的心理上的支持,后来最后一个月考完SAT后她被补录进高级班。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借助孩子来成长自己的契机,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收到自己身上来。


这就是我孩子的成长之路,虽然我的孩子并不是最优秀的,只要你自己不放弃,那么学堂也是不会放弃她的,这就是我的一个小小的经验。


三、新教育之路的启示:家长需要用心经营的六种关系


1.与孩子的关系—严父、慈母、不敢为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孩子进入学堂到现在,我想用我的经验和大家聊的是,作为家长来说,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处理好不同的关系。首先就是与孩子的关系。


“家长的责任,就是尽快让孩子不需要自己。”

——《与神对话》G先生


这就需要孩子具备两个重要的素质:第一,就是具有“思考的能力”,第二,就是具有“交流的能力”。而我们之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喜欢让孩子听话。为了让她听话,要么拿家长的身份压人,要么是低三下四地哄,所以导致孩子要么过阴,要么过阳。


中国古人所说教育就要“教其心,育其身”。教其心,就是要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和个性,提升思维能力,提高精神品质;育其身,就是要教给孩子健康理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使其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为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打好基础。


本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应该由父母双方负责,父亲充当“教”的角色,(我们常说子不教父之过),因为父亲比较理性,应当充当严父;而母亲比较慈爱,做好照顾孩子身体的本分。


现实中很多父亲把教育的责任都扔给了母亲,而母亲的感性在教育中就会带来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父母回归到正确的序位上去。父母是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角色,这是最好的,而且对待孩子上,孩子受到这种影响,也比较平衡。


但如果家长觉得自己是过来人,自己懂得比较多,用家长身份来控制孩子或者是说去管教孩子,但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依赖性和自信心不足,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身段往下放,尽量显得更无能一些。或者说我们要更阴一些,这样孩子就会更阳一点,做事会更积极一些,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反,如果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强势或者很有主见,孩子比父母还能讲道理,这时候父母就要成长得更快一点,让自己的成长步伐超过孩子的步伐,你要比她更阳,给到一种阳力的支持力度,这样孩子才能够达到一种平衡。


所以做父母并不是以无知无畏的态度来做父母,而是以不敢为的心态来做父母。因为一动分阴阳。绝大部分家长都还停留在:孩子有问题-即刻解决孩子的问题-效果不佳,开始表面反省-纠结-又出各种问题的循环中。


不敢为不是说我们不去引导或者管教她,而是引导之前要想到之后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事先做一个考虑。


比如说月总发下来,月总里面的问题我们要怎么跟孩子沟通,我们的发心是帮助孩子,但至于说会不会有结果?多久才显现出来?有可能是一个月或者是半年、一年,甚至更久。我们只是尽心去做,但不要期待结果,因为月总里出现的问题,孩子有可能会反复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我们这个原件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孩子也就会有所变化了。


山长说过,你有的才可以给到孩子,你没有的是不可能给到孩子的。


这里讲一个案例,上个学期在数学班的时候,每周都有拳击比赛。有个周末女儿打电话来,说她下周要做擂主,心里非常恐惧。


因为她的身高和体重在班上女生中是最矮最轻的,13岁,一米五,体重是31公斤,比较瘦小,拳头打出去没什么力量(因为这是她的弱项,因此她之前一直不喜欢拳击),做擂主意味着全班的女生都来挑战她。她觉得自己的力量和技术都比别人差,心里就非常恐惧。


于是我就说那要不你去跟老师说不打了行不行?她说那肯定不行,我必须要上去打的。我说既然必须要去打,那你觉得你这个恐惧的心态会不会影响到你?她说会,我特别恐惧的时候,身体就会特别紧,拳出去更没力量。


我就说你很清楚,那妈妈跟你讲,你只要能够把整场比赛坚持下来,就是个非常大的胜利了。她自己也觉得很对,就去接受了那8个孩子的挑战。


第二周通话视频时,她的一只眼睛还是青的,她打了一个0比8,全输了,但是她是很高兴的样子,说虽然输了,但是没有以前那样害怕了。通过这件事之后,她慢慢地对拳击变得更有激情。


对于父母来说要给孩子更多的同理心,要充分了解她,你要感同身受,比如说会告诉她,上场打拳击你也一样会害怕,那样她就会觉得你理解到了她,你不期待结果,她才会放开地去做事,这是我认为大家该有的心态。




另外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分别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和《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和与孩子有更好的互动关系。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孩子在学堂的状态是要和自己进行比较,因为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有些阶段会强有些阶段会落后。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专注于与自己作比较的话,就不会纠结过去的成就和将来的排名,而是专注当下 ,这孩子最好的状态。


2.与学堂的关系—统一战线


与学堂的关系我把它称为统一战线。有一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神,老师只是神请来的助手,就是说孩子是天然的和家长连在一起的,家长的想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这也是孩子对家长天然的信任。


对孩子提要求,一定是家长的事,而老师只是配合家长帮忙监督孩子完成这件事。孩子如果主动找老师帮忙,老师的工作会很好做,帮孩子出主意,孩子会觉得老师和他是一伙儿的,对老师心怀感恩,这样老师也好跟孩子沟通。于是家长和学堂相当于是双方的力量一起把孩子往上托,孩子的成长就很快。


大家在选择学堂的时候,一般都会对学堂进行相应地考察,包括你自己去学堂跟老师沟通或者听别人介绍等,一旦确定,那么我们对学堂就要充分信任,包括对学堂老师也是充分信任,这样孩子才会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到双重的力量。  

 

这几年我去过很多的学堂,我见到的新教育的堂主和老师们,对孩子们都是特别得尽心。去年寒假中级班举办帮扶营,我在青岛营地待了20天的时间,全天候跟那些孩子们和老师们在一起。我发现老师们对孩子们的观察细致入微,孩子们身上的优缺点一览无余。我之前也知道自己孩子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心里总是会假想,她不应该是这样的,她应该是那样的等等。


当我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时候,当时中级班的孩子在青岛营地有八个,包括有大班的和小班的都在做小助教,里面有三个孩子是已被录入高级班的,当时我家孩子还没有进入高级班,然后我就发现,这些录了高级班的孩子,他们在说话做事的时候比较起其他孩子来的确更愿意付出和承担责任以及更有全局观,你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孩子之间的差异。


即使是我作为家长,都能看得那么清楚,更何况天天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老师们了,他们对孩子们身上存在的优点、缺点或者问题,观察得一清二楚,而且对某个孩子说一句话,他背后是怎么想的,老师都能够非常清楚。


老师们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有意思,他们经常会通过做某个孩子的一个表现或者一件事情,去分析这个孩子。比如当时有一个本学堂小班小孩(我去时他们还没有走)洗袜子,只把一只洗干净拿去给老师检查,然后另外一只就很随意地洗了一下,结果被小组长发现,去告诉老师这件事情,老师就会分析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怎么想的,他的那个小心思在哪里,分析完了之后,就会把孩子叫过来跟他聊一聊,就会发现他果然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去相信学堂和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把握是非常准确和到位的。老师给到我们的每月月总,需要我们非常认真地去研究里面的问题,在我们自己的身上,究竟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另外我还想跟家长说的是,如果学堂有什么活动,一定要特别积极地去参与,因为只有你参与到活动当中去的时候,你才能够观察到这些孩子们的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他有时候不像你想象当中的那个情况,或者是他和你想象的是有一些差距的,如果你能够近距离的参与到学堂的那些活动当中,你就会发现老师是怎么做的,知道其他家长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孩子们是怎么做的,你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收获。




3.与家长们之间的关系—志同道合的亲密伙伴


对于志同道合的亲密伙伴这层关系,其实我刚刚进入学堂的时候,自己没有特别深的体会,对学习啊、班级建设等并没有太重视,因为觉得孩子在学堂有老师管,自己也不怎么喜欢学习,并且还有工作和其他很多的事情。但是后来慢慢就发现家长会、家长学习、班级建设真的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家长的提升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而家长团队的建设又直接影响到家长的凝聚力,有凝聚力的家长团队,家长们之间会成为志同道合的亲密伙伴,会相互鼓励共同助力前行。


从初级班到金华自立,再到中级班、数学班、阅读班,我的感受就是家长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为突破班的模式是短期班模式,每个学期都会有学生没有升级上去而离开,所以这也给了迫使家长们不断学习成长的压力。开始的学习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学习,为了理解学堂的教学、生活内容和教育理念而学习。因为我们身上有深刻的体制教育的烙印,思维模式也一样,对于新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常常会有怀疑和不理解的地方。比如学堂的饮食方式、学习方式、运动方式等等。当我们越来越了解和信任学堂的时候,为孩子而学慢慢地转变为了为自己而学,家长们之间的关系也从竞争对手变成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每个学期的家长线下聚会,家长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谈家庭问题、夫妻问题、教育理念问题、家族传承问题等等,大家都是敞开心扉,像多年不见的老友,互相给建议、“送礼物”,畅所欲言,这种感觉是在其他的圈子里找不到的。


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进入到这个平台里面来,因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身边的人经常谈论的就是吃喝玩乐等,当你想找人去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和你来讨论,别人感觉你是个异类。如果自己的先生和自己也不同频的话,那就更感觉孤独了。


但是进入新教育这个平台以后,发现这个平台简直太好了,在有困惑或者问题的时候,大家可以在一起来讨论,大家是同频共振的,而且还有山长和刘老师这么好的导师在前面引路,大家的心是一起的。



4.与平台的关系—成为平台的礼物


与平台的关系,我理解的是让自己成为平台的礼物,虽然现在我们可能还不能完全做到,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如果孩子小时候进入学堂,可能我们会待得比较久,而突破班的模式是半年一次升级,孩子跟的上就往上走,跟不上的话就会分流,刚开始我在平台里想的是怎么样去成长自己,成长自己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去帮助到孩子。


后来,慢慢的这个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也是上山长的课程越来越多,然后看不同家长们、尤其是一些资深的家长们做事越来越多,自己的这个想法慢慢的就变了,也想成为这个平台中的一份子。


我们想要让孩子成为精英,肯定是你能够进入到这个平台才更好,但是说你凭什么能够进来这个平台,你为这个平台能够贡献出什么?


我记得山长之前有一篇博文《成功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记录了明颖和明蓝的完美父母方案。文章里提到山长所上的家族传承课程里讲到的平台的价值,而如果假设想成为一代大师,加入清一家族平台,根据中间层层关卡的考验,家族后代、普通人家的子女以及走体制教育这条路,大致算出来的概率分别是,家族后代:5%,普通人家:0.03%,体制教育:0.000008%。差距非常得大,我当时看到这个推理的过程时候,觉得真是差了不知多少个等级和多少万倍。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配上这个平台呢(我们这里说的平台既包括家长们所在的学堂这个平台,也包括山长建立的整个新教育平台)?


“进入关系前要让自己成为一份礼物”。

——《与神对话》G先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例子。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小孩子明晓。明晓是山长给的名字,他爸爸在我们班上做过一次他们家庭的新教育成长之路分享,他做分享之前,我只知道明晓特别的幸运,因为她在小时候就跟小明慧一起在明珠班,等再大点的时候,明晓和小明慧跟着山长一起学习,当时我能够看到的只是这个,我觉得这个孩子很幸运,孩子的家长太有眼光了,他们培养的这个孩子非常的好,这就是我看到的。而那天的分享结束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明晓能够和小明慧一起得到山长的教导。


明晓的爸爸和妈妈两个人原来都是大学的老师,他们在济南的时候创办了读书会,过程中做了很多分享,而且他学了山长的财富课之后,潜心研究投资,颇有心得后就代客理财,挣的代理费拿出来赞助想要上山长课程的人(当然他是有选择的赞助),后来两人辞职后去了泰国,帮助山长打理泰国校区的后勤工作。


除了山长的事情以外,他还积极地去筹备国际学校,希望自己能够帮助有需求的孩子和家庭,而他们把所有的钱全部投入到了平台建设当中,当我听到他的经历,心里特别地震撼,就觉得自己做的那点工作比起他们这些人来说,真的是太少了。


他们做的是我怎么能够去尽己所能地去帮助这个平台,帮助平台的建设,帮助平台上面的人,让自己去配得上这个平台。他们真的就是这样去做的,把自己和平台紧紧地的联系到了一起。


我以前不太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都想去做一名新教育的老师,现在理解了。因为2.0的这些老师他们从小就是在山长的身边长大的,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生选择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修什么样的福德或者功德才是对自己以后更好的,所以他们希望走这样一条路。


如果在座的哪位家长的孩子,他以后也想去成为一名新教育老师的话,那么我打心眼儿里恭喜你,孩子的选择,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普通意义上的一个老师。比如说,你们看到的姚老师,她在你们的心目当中是什么样子的人,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他们以后要去成长的一个方向,包括山长也是孩子们以后要去追随的一个方向。


另外一个层面,这个平台给予了我们大量的精神食粮,比如说清一联盟每周二的分享,各个学堂提供给家长们的分享,还有各地读书会的各种分享等。我现在特别认可的一句话,是我需要平台,而不是这个平台需要我。你理解了,它真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今年8月份的云南财富论坛,我有幸参加并负责课程组的相关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近距离观察那些优秀的家长,他们是怎么做事的,山长给了大家这样的一个礼物,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去锻炼自己做事,而且在这个做事情的过程中,你成长和收获的绝对比你付出的要多得多。




5.与课程的关系—提升能量值的秘密武器


第五个方面就是与课程的关系,我不是山长的托,因为山长说过:“如果你能够看懂我的博文,就不用来上我的课”,我记得山长还写过一篇博文《来上课跟看博文,到底有什么不同?》。关键是,你真的以为看博文和上课的效果等同吗?上过山长课的人都知道,绝对是不一样的。我把上课称为提升能量值的秘密武器。分享前我问过姚老师,咱们学堂里面有多少家长去上过山长的课程?姚老师说挺多家长都上过,我绝对大家都很聪明,也真的是非常精进。


上过山长课程的家长,你会发现,你在上课的那一段时间,非常的喜悦,你的能量值,肯定是提升的。


山长曾经说过他们选址非常注重能量值,比如说泰国基地,他和刘老师去选的时候,会先去观察这个地方的能量值。观察这个地方是不是适合他们,这个地方的能量是不是比较高,然后再做出选择。所以我们当时去到泰国基地的时候,真的是一种特别喜悦的感觉。


另外你会发现,去上山长的课程,不单单是说花钱买了一个成长的机会,在这个课程里面,你会建立你的同学圈和人脉圈。你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大咖都来上课,比如说当时我去上江湖课的时候,那么多的堂主都去上课。我觉得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我可以去观察这些堂主他是怎么来学习的?他是怎么来做事的?他在发言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思路?


有机会悄悄地去观察他们,而且平常你可能观察不到的地方,在这里都可以观察得到,我觉得很有意思,通过这样的一个课程,你能够来理解高能量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6.与自己的关系—不断更新自我


我觉得你与自己的关系就是不断更新自我。山长是怎么做的呢?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山长的高度太高了,他每天都在超越自己。那么我们要学习山长,与山长的能量共振,当然也是要不断地去更新自我。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我们自己的这个肉身是最珍贵的工具,我们通过它去学习、去思考,通过它去创造爱,通过它给我们带来各种的,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的能力,所以我们得去锻炼和磨练自己。


我们在处理与自己关系上面,如果能够不断地去更新自我、提升自我的时候,我们去和孩子说同样的话,你会发现说出去话的那个力量会是不一样的。但假如说你没有去这样做,跟孩子说的时候,你心里是虚的,那种力量是给不到孩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也应该不断地去更新自我,而且我们大家在新教育圈子里,都知道这个世界是有轮回的。那么你在的这一世的时间里,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努力修炼自己的功德和福德,也才能够为自己的后世打造一个更好的基础。


即使我们以前的基础比较差,如果你能慢慢去积累,慢慢去做,先设计一个小目标,完成了一个小目标,你会觉得这个事情是很容易的,再设计一个小目标,你又完成了,慢慢的它会成为你的一个模式,成为你心里的一种惯性。


比如我先生以前也不是很热衷运动,开始也是因为孩子的关系,暑假时到明一学堂带着孩子们劳动,半个月的时间,就在那里割草、筛沙、搬砖。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发现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是孩子感受到他的那种力量。


因为新学期孩子们要练习半马,从学堂回来之后,他俩每天早晨去跑步。等孩子走了,他觉得他已经爱上了跑步,现在就坚持得越来越好了。突破了五公里,然后再突破了十公里,他把成绩分享给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赞扬他一下,他心里觉得我跟孩子是同步的,一起共同提升的感觉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总是有无限的潜力去更新自我的。




四、心胸格局决定我们的人生


这部分我想说就是对于我们每个家长来说,也包括我自己,山长说叫我们学做真人,首先就是要修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我们的格局没有那么大时,就是从做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来入手。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慢慢地会发现,你的能力从你愿意去给别人付出的时候,开始得到了提升。当你得到了提升,你会更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更愿意去付出。我经常会说,被别人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你还有用。


这里有一个心态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平台做事情的时候不是找感觉,你看我能够请来重量级的嘉宾,这个分享会我号召了多少人来参加。如果是花这样的心思去做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别人没有看到你做的这些工作的时候,你会觉得我的努力,别人都没有发现,我的付出,别人都没有看到,你是这种找感觉的一种模式。


如果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心态是,我能够给到大家多一点点帮助,我能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到新教育,能够有更多的家长来听到,那么可能就会有多的一个孩子,更早进入到学堂里面来。这样你的心胸格局才会越来越大。就像山长,去年书院的孩子们去参加厦门的武术比赛,取得了那么多的金牌、银牌等等,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大家就都知道回来后山长并没有表扬这些孩子们,为什么呢?山长他给到孩子们的想法是,这不是你的终点,这是你的一个新的起点,他是给孩子们一个更大的成长空间。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一个付出和这样的一个心胸的时候,孩子们也会是这样的一种心胸,他才能够不断地去向上生长。在我们新教育的平台里面,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优秀的家长,他们一直都是在给这个平台默默地付出,包括咱们的堂主姚老师,她去很多地方做分享,包括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冬梅老师、张丽老师、迎莹老师等,还有我们原来的中级班的班长和现在的阅读班的班长。


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优秀的家长,从来不是去想我的孩子能够考多好,我的孩子能够在班上排名多靠前,我的孩子能够走多远,他们永远想的是整个这个班,整个这个平台。这就是格局,也是我特别想向这些优秀的家长们来致敬、学习的地方。希望大家的心胸格局都能修得越来越宽。






和中家馆“内在动力养成”冬令营及2019春季招生公告


我的辟谷感悟


孩子,是天生的攀爬者


“武状元杯”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和中展风采




 和中家馆,用心做新教育的地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和中家馆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